鹰潭市历史介绍

鹰潭名称由来与变迁:

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


鹰潭历史文化:

文化传承:为传承中国道教文化,体现中国道教发源地,2002年5月鹰潭市路监局对月湖区交通街至中心广场内环街区更名上清宫路、仙岩路、正一观路,总长约2公里。在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年),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文化遗址:角山窑址是一批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手工业者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窑场,记数符号的发现也证明这里生产和交换的规模已经非常宏大。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宋崇宁四年(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1319年),迁建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以“新其第”。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遗物。嗣汉天师府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


鹰潭名人:

张道陵、陆九渊、吴武陵、夏言、鬼谷子、高仁、邹韬奋


3 2023-06-30